腹果蠅近交衰退的實驗研究
婚姻法規定禁止近親結婚,其遺傳依據是因為近親夫婦從共同祖先那里獲得了較多相同的基因,這大大增加了后代患隱性遺傳病的概率[1]。親緣關系較近的親本交配,破壞了多基因平衡,有害的隱性基因更易于顯出作用,因此其后代的適應性、可育性及生活力減弱,稱為近交衰退,常見于自然界隔離的動植物種群和家養的牲畜中,對種群的可持續性和農牧業生產造成了較大的不利影響。本實驗通過比較野生黑腹果蠅和近交系果蠅的耐熱性,證明了近交對生物個體適應性的潛在影響。果蠅繁殖力強、易于培養、世代間隔短,且本實驗操作簡單,結果較明顯,適合在中學教學中作為課外實驗,幫助中學生進一步理解近交的危害。
1 實驗材料
果蠅玉米粉培養基[2](瓊脂
2 實驗方法
2.1 雌雄果蠅的鑒別
將野外采集的黑腹果蠅置于錐形瓶中,迅速用沾有乙醚的棉塞塞緊瓶口,待果蠅輕度麻醉后,在顯微鏡下鑒別雌雄。雌果蠅的腹部末端稍尖且有3條黑色環紋,而雄果蠅的腹部末端鈍圓,有5條環紋,且其第一對足的第一跗節處有性梳[2],如圖1所示。
圖1 雌雄果蠅的差異
(A、B分別為雌果蠅和雄果蠅的腹部,C、D為雄果蠅的性梳)
2.2 果蠅近交系的建立
選取3對野外采集的雌雄果蠅置于培養瓶中,
2.3 野生型果蠅和近交系果蠅耐熱性的比較
本實驗共設置10組,每組選取30只野生型雌果蠅和近交系雌果蠅,分別放入兩只試管中,并將試管置于
2.4 數據分析
以四格表的形式記錄每組實驗數據,并按如下公式對實驗數據進行卡方檢驗,驗證實驗結果是否具有統計學意義。
表1 四格表的格式
組別 |
昏迷果蠅 |
活躍果蠅 |
合計 |
對照組 |
a |
b |
a+b |
近交組 |
c |
d |
c+d |
合計 |
a+c |
b+d |
a+b+c+d/n |
3 實驗結果
對照組和近交組果蠅的耐熱程度如表2所示,對照組中共有13.6%的果蠅在熱刺激后昏迷,而近交組中的昏迷果蠅占74.6%。對每組數據進行卡方檢驗,在EXCEL中用chidist函數確定P值遠遠小于0.05,說明近交引起的耐熱性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,近交使得果蠅在熱環境下的存活能力降低。
表2 對照組和近交組果蠅耐熱性的比較
組別 |
對照組 |
近交組 |
c2 |
P值 |
||
活躍 |
昏迷 |
活躍 |
昏迷 |
|||
1 |
27 |
3 |
6 |
24 |
29.70 |
5.04×10-8 |
2 |
27 |
3 |
13 |
17 |
14.70 |
1.26×10-4 |
3 |
29 |
1 |
7 |
23 |
33.61 |
6.73×10-9 |
4 |
29 |
1 |
11 |
19 |
24.30 |
8.24×10-7 |
5 |
28 |
2 |
6 |
24 |
32.85 |
9.96×10-9 |
6 |
17 |
13 |
5 |
25 |
10.33 |
1.30×10-3 |
7 |
23 |
7 |
3 |
27 |
27.15 |
1.88×10-7 |
8 |
27 |
3 |
7 |
23 |
27.15 |
1.88×10-7 |
9 |
28 |
2 |
14 |
16 |
15.56 |
7.99×10-5 |
10 |
24 |
6 |
4 |
26 |
26.79 |
2.27×10-7 |
總計 |
259 |
41 |
76 |
224 |
226.34 |
3.75×10-51 |
4 分析與討論
通過本實驗,學生直觀地觀察到近交使生物個體的耐熱性降低,從而進一步理解了近交衰退的概念。近交對生物個體適應性的影響隨著物種、品系和性別的不同而存在差異,故本實驗為方便操作,全部選用雌果蠅為實驗材料,學生可另行實驗測定雄果蠅的耐受溫度。學生通過親身實驗,建立近交系果蠅,鍛煉了科學思維和實驗操作能力,除此之外,學生對親自獲得的實驗數據進行卡方檢驗,不僅明白了統計學的重要性和方法,更激發了其實驗研究的熱情。教師可引導學生將全球變暖這一環境壓力和近交結合起來,討論這兩種因素對自然界中種群的基因多樣性和適應能力的影響,引起學生對群體遺傳學的興趣。
主要參考文獻
1.楚玉榮,官凌濤,楚智慧,近親結婚的危害與遺傳病的發病率.生物學教學, 2004. 29(2): p. 55-56.
2.祝水金, et al.,遺傳學實驗指導. 2005:中國農業出版社.
[注]:發表在《中學生物學教學》(下半月)2012年第8期